5 月 25 日,網易發布了 2023 年 Q1 季度財報。
財報顯示,一季度公司整體營收超預期,凈利同比增長 49%,其中網易云音樂的毛利率更在同比和環比上迎來大幅提升,分別從 12.2%、17.8% 上漲到 22.4%。
同時,網易云音樂的在線音樂月活用戶穩步增長,會員付費率在 20% 左右,付費用戶數量持續增長。
看似欣欣向榮,實則壓力與慌亂并存。故事的另一側,老對家騰訊音樂音樂集團(下文簡稱 TME)的日子也沒有看起來那么光鮮。
最直觀的佐證在于,網易財報發布當天,云音樂收盤下跌 3%,總市值從上市時的 425.90 億港元跌至 179.21 億港元,蒸發近六成。TME 在美股市場的股價也于一季度財報發布后下跌 3.64%,收盤每股報價 7.67 美元。
難兄難敵
資本市場為什么不買賬?
其一,TME 雖在今年 Q1 終結了季度營收同比五連降的頹勢,但其營收曲線并沒有因此真正邁回上探階段。
本季度營收相對 2022 年 Q4 季度環比下滑 5.67%,而 TME 在 2021 年 Q2 的季度營收更沖破了 80 億。
無獨有偶,網易云音樂 2022 年 Q1 營收 21 億元,同比增長 38.6%,環比增長 24%;而今年 Q1 卻迎來了上市以來的首個季度雙降,同比下滑 5.2%,環比下滑 16.7%。受此影響,網易云音樂實現盈利的時間點或將被再次推遲。
其二,在線音樂業務的吸金能力與社交娛樂業務并不在同一水平線。
TME 該季度的社交娛樂服務 ARPPU 為 164.5 元,是在線音樂的 18 倍。同樣的,2022 年財報顯示,網易云音樂該年度的每月社交娛樂服務 ARPPU 為 326 元,在線音樂服務 ARPPU 為 6.6 元,二者相差 49 倍。
但是,盡管網易云音樂 2022 年的社交娛樂服務 ARPPU 較 21 年同比大降 27.3%,卻幾乎仍為 TME 的 2 倍。而在今年 Q1,TME 社交娛樂服務的月度 ARPPU 雖同比增長 1.7%,可較上一季度環比下滑 3%。
同時,TME 社交娛樂服務的營收已連續七季度同比下滑,移動月活用戶規模同比下降 16%,付費用戶數同比下降 14.5%。另一邊,TME 的在線音樂月活也已經連續六個季度同比下滑,而網易云音樂仍在增長,并且在線音樂的會員付費率相對 TME 仍保有近 5% 的領先優勢。
所以,在線音樂營收首次追平社交娛樂服務,并不能喚起資本對 TME 的信任。
其三,TME 凈利潤的暴漲和網易云音樂毛利率的迅升,都得益于大力度的 " 降本 " 而非 " 增效 "。財報顯示,2023 年 Q1,TME 的收入成本同比下降 2.0%至 46.9 億元,總運營費用同比下降 8.4%至 12.3 億元,銷售和營銷費用同比下降 35.8%至 2.12 億元。
同樣的,網易云音樂毛利率環比和同比改善主要也得益于成本管控的持續改善。
打擂容易守擂難
焦慮來源于自身,也得歸咎于彼此和強勢沖擊的后浪。
眾所周知,擁有優質的原創音樂人及內容生態一直是網易云音樂的差異競爭優勢。據電話會議透露,截至今年 3 月底,平臺注冊獨立音樂人已突破 63 萬,持續領先行業。
網易云音樂仍是中國最大的原創音樂平臺,但這份領先優勢正在被加速拉小。
《2022 騰訊音樂人年度報告》顯示,騰訊音樂人開放平臺總入駐音樂人數超 38 萬人,同比增長 26%;音樂作品總量超 230 萬首,達千億次播放。
而今年 4 月,在網易云音樂發布音樂人扶持項目 " 云梯計劃 " 最新一期的同天,TME 宣布 " 新勢力計劃 2023" 啟動報名,表示將從樂隊、說唱、流行三個賽道出發進一步加大原創音樂扶持力度。
更顯嚴峻的是,分羹者不僅 TME 一家。
2022 年抖音音樂生態報告顯示,2022 年,抖音注冊音樂人環比增幅達 31.3%,抖音注冊音樂人中 30 歲以下的占比達 67.3%;截至 2022 年 7 月份,1156 位音樂人的抖音粉絲超過 100 萬。
獨木難支。于是乎 2022 年底網易云音樂與快手上演了一場大張旗鼓的擁抱,雙方宣布將在版權合作、歌曲推廣、音樂人共建等領域深度聯動。
這又觸及到了一個新問題:為什么是快手而非抖音。畢竟據易觀千帆數據,今年 2 月,抖音月活用戶數已達到 7.55 億,而快手僅 5.1 億。
一方面,快手在音樂領域的布局一直以音樂人的培育和扶持為重點,并取得了可觀的回報?!?022 快手音樂年度白皮書》(下文簡稱《白皮書》)顯示,2022 年,快手音樂創作者整體規模同比增長 21%,17 歲以下創作者占 25.48%,31 歲至 40 歲創作者占 20.39%。
另一方面,透過《白皮書》對 2022 年音樂短視頻觀看人數、播放量的濃墨分享能清楚感受到,快手音樂的關注焦點并未躍出短視頻流媒體本身。
但抖音不同。
伴隨著汽水音樂和番茄暢聽音樂版兩款獨立音樂 APP 的推出,字節跳動不僅在音樂流媒體賽道與網易云音樂、TME 展開了直接競爭,甚至表露了強烈的顛覆野心。
所以我們看到,在加緊沖擊網易云音樂長板的同時,抖音也在竭力向 TME 的優勢賽道發起沖擊。
據 2023 抖音演出行業大會,2022 年,抖音演藝類直播超過 3200 萬場,同比上漲 95%;抖音演出和 100 多家品牌達成合作,演出直播營銷收入同比增長 80%。
再接再厲,抖音演出在會上推出了全新 IP" 抖音美好現場 ",計劃在 2023 年出品 100 場大型演出、服務 1000 家演出機構、為用戶帶來超過 10000 場專業演出。
何以解憂?
賺錢難、增長難,網易云音樂和 TME 的日子都過得不太順心,而在如何提高資本市場認可度上,雙方都不約而同選擇趕潮 AIGC。
在 2023 年第一季度業績會上,騰訊音樂 CEO 梁柱表示,本季度,騰訊音樂探索了大語言模型在 AIGC 領域落地的多元應用,推出了 "TME Studio 音樂創作助手 " 與 " 音色制作人 " 兩款產品,協助音樂人在作詞、作曲、音樂內容分析與剪輯等制作環節的效率提升。
網易 CEO 丁磊在 2022 年財報電話會上表示,2023 年,網易云音樂將繼續重金投入原創音樂,并將通過 AI 與音樂結合的方式,探索創新增值服務。
可就雙方已交出的實際成績看,AIGC 對扭轉頹勢的幫助還是有限的。
一個殘酷的事實是,截止發稿前,網易云音樂在 2022 年初推出的一站式 AI 音樂創作平臺 " 網易天音 " 官方微博號累計粉絲僅 67 人,B 站官方賬號累計粉絲 512 人。
而且,自 2022 年 8 月 29 日以來,兩個賬號再無更新,同名微信公眾號的內容更新也從 2022 年 9 月 26 日開始陷入停滯。
偏重從虛擬偶像切入 AIGC 的 TME 在去年年底高調簽約了超寫實虛擬偶像鹿曉希 LUCY,盡管鹿曉希 LUCY 在出道當天即收到近 20 家頂尖品牌支持及合作邀約,甚至登上了美國時代廣場納斯達克大屏,但截止發稿前,其首張單曲《疊加態少女》在 QQ 音樂上的評論數仍未突破 999。
事實上,伴隨著互聯網大廠與娛樂巨頭的接連涌入,虛擬偶像的賽道已漸成紅海競爭之勢。另一邊,據不完全統計,出圈的虛擬人中 90% 以上是女性形象。
顯然,TME 想在這輪內卷中走出自己的存在感和獨特價值還需要更多付出和探索。
再看酷狗音樂在 2022 年 6 月推出的自研 AI 黑科技 " 凌音引擎 "。
雖然該產品目前仍保持較高活躍度,在 4 月推出國內首 個 AI 說唱歌手柒月后,又于近日宣布和央視網達成 AI 聲庫戰略合作,但從柒月目前的官方微博粉絲數和首支單曲的播放數據看,其成長之路同樣任重道遠。
即便如此,面對這款蛋糕,網易云音樂和 TME 都絕不會輕易退縮。
畢竟 AIGC 大潮確實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據 Gartner 預計,到 2025 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將占所有生成數據的 10%,同時據 ACreative New World 的分析,AIGC 有潛力產生數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
來源:文娛商業觀察